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塞鲸在1970年才在国际上刻意受到保护,当时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在北太平洋设定捕鲸数量的限额。在这之前,能够限制捕鲸数量的只有他们的能力。塞鲸在北太平洋免于商业捕鲸的威胁,得到完全的保护是在1976年,而北大西洋的捕鲸限额则从1977年开始实施。面对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几种鲸鱼在全球都受到绝种的威胁,国际捕鲸委员会在1986年投票决定中止商业捕鲸,在这个时候所有合法猎捕塞鲸的活动全都停止了。

1970年代末期,有一些“海盗”捕鲸活动发生在北大西洋。并没有直接的证据显示北太平洋有非法的捕鲸活动,虽然苏联的捕鲸资料公认是错误的,这意味着捕鲸的资料并不是可以完全信赖的。

2000年时,塞鲸仍然名列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濒危物种。塞鲸在北半球的数量则名列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二中,意味着它们虽然没有立即的灭绝危机,但是没有管制交易情况的话,可能会面临灭绝。在南半球则名列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一中,表示它们没有禁止交易,将会灭绝。

目前塞鲸的全球数量估计只有54,000条,大约只有商业捕鲸前的15%。一份1991年于北大西洋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个区域仅有 4,000条。这项研究采用的是一个通用的计算方法,称为单位努力捕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试图根据在特定单位时间内,努力捕获的数量或重量来估计物种的总数量。这个方法在科学界遭到批评,而且不被认为是一个丰富的科学指引。据说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早期,挪威近海的塞鲸已经相当稀少,因为这个区域在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间有大量的塞鲸被猎捕。对于鲸鱼消失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过度的滥捕,而另一个解释则是:因为桡足类的数量于1960年代末在东北大西洋大幅的减少,导致塞鲸分布范围的改变。1987年在丹麦海峡的调查发现了1,290条塞鲸,在1989年则有1,590条。新斯科细亚外海的塞鲸估计在1,393条与2,248条之间,估计的下限为870条。

一份1977年根据捉放法与CPUE资料的研究估计塞鲸在太平洋地区有9,110条。日本捕鲸业则对这个数字有所质疑,认为这是过时的资料,他们在2002年时宣布西北大西洋有超过28,000条塞鲸栖息,不过这个数字不被科学界所接受。在加利福尼亚州海域,从1991年至1993年间,经由航空与船只的调查显示只有1件确定及5件可能的目击报告,而且在奥勒冈州与华盛顿州没有任何目击报告。在商业捕鲸活动之前,北太平洋估计有42,000条塞鲸栖息。在捕鲸活动于1974年结束时,塞鲸在北太平洋的数量下降到7,260条至12,620条之间。

根据在南冰洋进行的捉放法及CPUE的结果,塞鲸在南半球的数量估计界于9,800与12,000条之间。根据1978年至 1988年间的调查,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报告估计有9,718条塞鲸。在商业捕鲸活动开始之前,估计有65,000条塞鲸生存于南半球。

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亚目: 须鲸亚目 Mysticeti
科: 须鲸科 Balaenopteridae
属: 须鲸属 Balaenoptera
种: 塞鲸 B. musculus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