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宝藏之谜

书有“西王赏功”字样的大西军铜钱

彭山县江口镇境内水域到底有多少当年张献忠的沉银?据《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因为当时张献忠船队遇到阻击时,沉船堵塞了江道,使得大部分的银两都沉没于此。那么,这一大宗金银会流落到哪里了呢?据《彭山县志》载:“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原来,清政府曾组织过大规模打捞行动,部分沉银被打捞起来充实了国库。

沉银谜踪却并未就此结束。2005年4月20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彭山县江口镇岷江大桥附近的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挖掘出了一些银锭,银锭上“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十两”字样清晰可见。

出土银锭藏匿于木筒内。木筒长118厘米,外径18厘米,为两个半圆形木桩,将内挖空把银锭放入其中,然后合在一起,两头用铁丝箍紧。银锭分别重1800余克,呈船形。正面刻有铭文,如“沅陵县征完解司载充兵饷银五十两崇祯十年八月银匠姜国太”;“京山县十五年饷银肆十两”;“巴陵县榆口饷银五十两”。从出土银锭中的铭文可以看出来自湖南、湖北地区,为崇祯时期的税银,与张献忠转战路线及所占地点十分吻合。

300多年来,张献忠沉银之说一直是一道谜团。挖掘出土的银锭,无论从银锭本身还是其外包装,都与史料记载相吻合,从而证实了张献忠在此沉银之说完全符合历史真实。可是,歌谣里提到的大笔财富却仍未完全浮出水面。

(据《文史春秋》张超俊/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