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自旋与热流关系的理论得到实验验证

目前在微电子和生物应用中很受欢迎的热电致冷系统最初是由NASA开发的,用来冷却宇宙飞船,这样就无需使用在传统冰箱中使用的体积庞大、产生震动的压缩机。热电致冷系统依靠“珀耳贴效应”(Peltier effect)来提供冷却动力。这多少有点像一个反向作用的热电偶:通过一个由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的电流,根据电流方向的不同将吸收或释放热量 。热电致冷装置是很稳定的,因为它们没有移动部件,但它们却能提供更大的致冷动力。此前,寻找具有大热流、从而具有大致冷容量的材料的工作基本上是采取试错法。但对一个解释该效应产生过程中电子相互作用性质的理论所做的一次新的验证,有可能为寻找更有效的热电材料开辟新途径。理论指出,在过渡金属氧化物这样的材料中,热流大部分是由电子自旋产生的。现在,该理论在分层氧化物NaxCo2O4中得到证实。在低温下,几乎所有热流都被一个纵向磁场抑制,所以一定来自电子自旋效用。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电子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