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技术在东亚与西亚的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

日前,“铁器技术在东亚与西亚的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

本次研讨会的宗旨包括两方面。其一,由于该校博士研究生林永昌和Nathaniel Erb-Satullo的论文题目与中国以及高加索南部铁器技术的研究相关,会议希望让与他们项目计划有关的学者聚首一堂,集思广益,就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提供指导与帮助。其二,是借此机会,为在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从事冶金考古研究的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介绍各自研究成果,并就冶铸遗物的分析、铁器技术的地区性差异以及推动铁器在亚洲大陆传播的社会与技术因素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与会代表来自中、韩、美、英、丹麦、南非等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包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陈建立)、北京科技大学(梅建军)、武汉大学(张昌平)、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陈光祖)、韩国弘益大学(Park Jangsik)、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付罗文, Jason Ur, C.C. Lamberg-Karlovsky, 林永昌, Nathaniel Erb-Satullo)、波士顿大学(慕容捷)、麻省理工大学(Lechtman Heather)、亚利桑那大学 (David Killick)、牛津大学(Brian Gilmour, Mark Pollard)、哥本哈根大学(华道安)、南非开普敦大学(Shadreck Chirikure), 以及哈佛大学的在校生、访问学者和进修生等数十人。

会议首先由两位博士研究生就铁器在东、西亚大规模传播的社会背景和相关的人类学理论问题进行了报告。林永昌介绍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的杨凌汉代铸铁作坊出土冶铸遗物研究计划的背景与科技分析方法,并讨论如何结合人类学中的手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理论,判别铁器生产的专业化与标准化程度,以复原遗址的生产组织和汉代关中地区铁器生产的格局。Nathaniel Erb-Satullo针对以往西亚铜-铁转换理论忽视了社会与经济因素问题,结合在格鲁吉亚西部对冶炼遗址调查项目所得的空间信息以及冶金考古资料,尝试判别铁器技术的起源问题,即究竟是以不同于以往的铜器技术传统而快速出现,还是从冶炼铜技术中缓慢转变而来。

与会学者就亚洲早期铁器的发现及区域传统进行了深入讨论。华道安回顾了东周及西汉时期的冶铁技术以及最早向生铁的转变是在春秋时期吴越地区出现的假设。陈建立介绍了磨沟、梁带村、杨营、二龙湖等多批新出土铁器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块炼铁与生铁在早期已并存的情况,并检讨了铁器及生产技术从中国往韩国与日本的传播与发展模式。梅建军重新分析了新疆出现的早期铁器,提出铁器技术并非通过新疆传入中国,而是另有途径,可能通过草原地带直接传播到中原地区。陈光祖归纳并总结了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诸国发现的早期铁器与冶铸遗物。Park Jangsik对韩国、外蒙古和印度等地的早期铁制品、冶炼遗物所见的块炼铁技术传统进行深入的讨论,指出这些地方的制铁传统与中国中原地带流行的生铁传统大相径庭。Shadreck Chirikure重点介绍了非洲冶铁炉形态的多样性,提出在分析冶炼遗物时,辨认不同形态炼炉的困难所在,并强调在研究冶炼技术时结合民族志资料的重要性。

关于铁冶金考古的分析技术及方法论问题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Brian Gilmour介绍了在西亚铁器生产遗址的调查中,如何结合地磁勘探来确定地表下炼渣堆的分布范围以及炼炉所在,再配合小规模的发掘来判断特殊遗迹的性质。这一模式将有助在不同层面上讨论聚落的结构。David Killick讨论了冶炼铜与铁所需的炉温以及炉内气氛条件,并通过在伊朗和黎凡特的坩埚和炼炉例子说明炉身加长变高是冶铁术出现的关键。Mark Pollard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重熔或者将不同来源的铜器共熔时金属中的合金成分如何被改变,并提出在欧洲铜器合金成分所见的铜器被再用的模式。会议期间还探讨了使用便携式XRF在冶炼遗址进行分析以及建立对比资料共享数据库的可能性。

在会议最后一天,与会代表还应邀参观了在波士顿索格斯(Saugus) 由17世纪时期铸铁工厂遗址改建而成遗址公园。

与会者从各自研究经验出发,为两位博士生在中国以及西亚的研究计划和上述议题热烈地交换意见,并期望会议的研究内容和提出的建议能进一步推动古代铁器技术研究的进展。


中国文物信息网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林永昌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