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次考古发现生肖俑

广州首次考古发现生肖俑

广州首次考古发现生肖俑

广州动物园地处广州历史城区东北,距明清时期广州城东门约3公里。这一带岗阜相连,属广州市地下古墓葬重点埋藏地带。1953年以来,在这一带发掘汉至明清时期古墓葬1000余座。

今年7月初,广州动物园在进行犀牛馆场地平整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砖,马上停工并报告文物部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进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清理东汉、南朝、隋和明代砖室墓各一座。其中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在隋代砖室墓发掘出陶生肖俑随葬,这是广州地区首次考古发现生肖俑。

隋代砖室墓编号M1,墓向135°。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坑左中部被一座清代土坑墓打破直至墓室底部。墓坑平面为长方形,长4.24米、宽1.36米。墓道不存。墓壁和券顶均为单隅。墓室内长3.72米、宽0.88米,分前后室。封门位于墓室前部墓壁内侧,单隅。前室长0.52、宽0.88米。中间有方形渗井,井口边长0.18、深0.12米,底部为长方形平砖纵横平铺。前、后室间有五级台阶过道,高0.3米。后室长3.12米、内高1.2米,前部为长方形平砖纵、横各铺一排,后部为长方形平砖“人”字形铺砖。后壁下部装饰壼门,上部饰券拱。墓砖表面为黄红色,芯为灰黑色,素面,分长方形平砖和刀砖两种,长方形平砖规格为37×16×6厘米。

墓内残存随葬器物16件,包括青釉瓷碗、四耳罐和陶生肖俑等。8件陶生肖俑均在后室右侧,出土时陶羊和陶狗倒卧于后室前部近过道处,其余6件均在后室中部右侧,面向棺位。自前向后分别为鸡、猴、龙、牛、鼠、马。生肖俑高约17~20厘米,黄灰胎,火候较高,兽首人身,着贴身上衣,圆领,窄袖,腰间束带,长裤。鼠似为盘腿而坐,其余为跪坐,有的露出脚部。双手均交叉于胸前,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余四指紧贴于胸前。鼠俑的头部还有冠饰。各俑面部形象逼真,制作精细。

由于此墓左中部被清代土坑墓打破,因此,是否原随葬整套十二件生肖俑已不可知。此外,此次随葬的生肖俑并非如其他地方墓葬随葬的生肖俑依方位、顺序排列,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是广州地区首次考古发现生肖俑随葬墓。此前在广东地区也只见两例:1976年在粤北的紫金县出土7件北宋石雕生肖俑;1983年在粤西的海康县出土9件宋代陶生肖俑,这两批生肖俑均为立人俑,冠顶有生肖动物堆塑。同为岭南地区的广西未见报道。此次发现,无疑为研究隋代广州地区的葬俗,以及生肖俑随葬习俗的分布区域及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易西兵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