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万福垴编钟出土及遗址初步勘探

宜昌万福垴编钟出土及遗址初步勘探

宜昌万福垴编钟出土及遗址初步勘探

宜昌万福垴编钟出土及遗址初步勘探

H1(自西向东)

2012年8月16日,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高崇文、楚文化研究专家刘彬徽、陈振裕、孟华平等在“宜昌万福垴遗址考古发现学术讨论会”上宣布讨论结果:“宜昌万福垴遗址出土的青铜鼎、青铜编钟及铭文和陶器,时代应属于西周中晚期,是楚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发现地点所在的枝江是早期楚文化探索的中心区域之一,此次发现的‘楚季’、‘公’等人物是研究早期楚国历史的重要资料,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填补了早期楚文化研究的空白,对未来的楚文化研究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高崇文说:“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俞伟超先生(已故)带着学术课题率领北大、武大和湖北省考古所、宜昌博物馆等单位的师生及考古工作人员,在枝江、当阳、远安等沮漳河一带苦苦寻找多年而未找到的早期楚文化遗存这次突然出现,这发现意义特别重大、非同小可,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刘彬徽无比兴奋地说:“这批文物的被发现在学术界‘石破惊天’”。

万福垴遗址位于湖北宜昌白洋镇工业园沙湾路万福垴村六组长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之上。地处宜昌猇亭东郊,枝江市白洋镇的西部,南面与宜都市隔江相望。万福垴遗址地形包括其东西部属广袤的长江沉淀淤积平原,东北约1500米旷地之外有丘陵向西蜒宕,西部平地一直与猇亭接壤。地层距地表5米以内属周代以前长江涨水沉淀的油砂性壤泥层,地表耕土层以下属西周文化堆积层,文化堆积较单纯,土地肥沃深厚。若无江堤为障长江洪水期仍可直接淹没此处。

2012年6月18日下午,宜昌当代市政工程公司在白洋工业园沙湾路万福垴村六组进行自东向西直通长江、长达600米的厢涵工程施工时,在(暂名H1)距离长江北岸约250米处,操作大型挖土机的胡伟挖出铜鼎一件、编钟十件。发现文物后,宜昌市文化局和宜昌博物馆组织调查勘探人员,赶到文物出土现场,立即让施工单位停工后,在出土铜钟和铜鼎处挖出土层的堆放处,经过再次翻动又发现编钟1件,并发现很多周代时期的陶片。随即,在已揭去表土的地段内发现了3个灰坑文化遗迹(编号分别为H1、H2和H3),并对灰坑进行了清理。经过初步钻探在厢涵道北部和南部发现了与编钟时代相同的西周遗址。现将勘探和试掘情况作简略报道:
  
6至8月间,先后对万福垴厢涵道的西部和南部进行了初略勘探,发现该地是一处楚文化性质的西周时期的遗址。

由于遗址的东南部是约480多亩的杂草的地,并且百分之八十的面积被积水浸泡,不易对其全面深入地勘探以寻找遗址范围,但通过部分地域空隙和草丛内的沟渠的多种迹象,对紧靠厢涵道东南部区域的勘探,据现已掌握的情况看,此遗址自西北向东南方呈不规则形分布,遗址周边多有浅沟壑和积水,不明其是否与遗址同期形成还是后期改田所致。寻找遗址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其文化遗存多呈零散分布,其中文化层堆积一般厚达78厘米。

对厢涵工程线段内所发现的H1、H2和H3三座灰坑进行清理,其情况分别为:

H1:位于厢涵工程线路内,距长江北岸边约250米处。位于遗址的偏东处。灰坑内有约一半已被挖土机在施工时破坏掉,但仍可看出该灰坑的基本形制:此坑椭圆近方,两短边圆弧,坑壁陡直,壁面较平整,底部北高南低不甚规整。南北直径156厘米,东西残长110厘米,残深70厘米。内分两层,出土很多陶器,器形有鬲、尊、豆、罐、瓿等残件。因土质干枯坚硬,加之陶器火候较低,不易清理,致其大多已被破碎。之外,其内夹杂很多黑木炭和灰烬。时代为西周中晚期。推测铜钟和铜鼎都出土于该坑之内。其理由有四:一是根据编钟的高、宽、厚的大小,将这11个编钟和1个鼎积聚起来只需0.7立方米的容积完全可以放置;二是H1坑形规范、壁陡光平,是人工特意精心挖掘的窖穴,其容量远大于出土物体量;三是其内包含物陶器属周代,与编钟时代相同。四是挖土机工人胡伟讲述,这批文物就是在此处挖出。经省、市多个考古专家考证,此处尚未发现除灰坑之外的其他任何遗迹现象。

H2:位于厢涵工程线段内,西与H1相距20米。该灰坑呈不规则长形,长径3米,南端宽1.7米,中间宽1.5米,深20厘米。边缘不甚规整。出土器物除没有黑色灰烬外,陶器与H1内出土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有鬲、簋、粗柄豆等。

H3:位于厢涵工程线段内,西南距H1约156.4米。该灰坑略呈刀形。东西总长8.8米,南北宽2米,深1.5米,四壁略内收,但不很规整。出土少量陶片和明清时期的瓷片。

出土器物有青铜编钟、鼎和陶器鬲、豆、簋、瓿、尊等。

编钟 均属甬钟,大小没有太多悬殊。其鼓间和钲部、篆部纹饰的不同大约分三种形制:一种(Ⅰ式)铣间与鼓间直径之比尺寸悬殊偏大,近呈瓦扁形,篆部饰窃曲纹,其中一件钲部有铭文为:“楚季宝钟厥孙乃献于公公其万年受厥福”;二种(Ⅱ式)外形同第一种,篆部由小乳丁排列、将枚与钲进行分割;三种(Ⅲ式)铣间与鼓间直径尺寸之比较小,近呈圆口,篆部多素面,枚偏细长。

铜鼎 器形偏大。立耳较大微外撇,厚方唇,下腹大于上腹,牛首形蹄足,腹饰扉棱和凤纹,少有地纹。

陶器 正在整理修复之中。经初步修复,器形有鬲、簋、尊、瓮、粗柄豆等器物。

鬲 红黑陶与橙红陶。为圆唇高领,鼓肩,微瘪裆,刀削足。肩堆塑小贴饼。

簋 褐陶。口沿较宽,唇微侈,下腹鼓折,喇叭圈足有镂空。

豆 红陶。高粗柄式。

尊 褐陶。敞口,肩微折下腹斜收,腹饰细绳纹。

罐 黑陶。圆唇,高领,鼓腹,有暗纹之外,还有很多陶片。

H1和H2以及在文化遗址内采集的陶器残件标本均属同一时代。在器物类型上为西周时期(如簋同沣西和蕲春毛家嘴西周的同类器);鬲的特征甚至有更早的遗风(如高领鬲和其肩部堆塑小贴饼(乳丁);另还有尊的特征);编钟也与湖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部分西周编钟相类似。如Ⅰ式编钟与郑州出土的西周编钟相近;也与武汉陈列的一个西周编钟近同,与藏北京保利博物馆西周中期晋国大臣戎生钟周懿王时钟和山西西周晋侯苏(前846年)周厉王时钟大同小异。Ⅱ式钟与陕西长安县普度村出土的周穆王时钟、安徽安庆太湖弥陀镇界岭村西周钟以及湖南永安镇捞刀河一支流出土西周钟大体相同。

在对编钟、鼎和遗址包含物的时代断代中,经过国家、省的相关专家两次赴宜对其专题讨论并同时征求多个专家的判定,众多意见完全一致:时代为西周中晚期。

除万福垴遗址外,在周边还发现了东周遗址。

该地的工业园区是宜昌高新区新近拓展的一个新园区。园区面积80.66平方公里。总投资828亿元,整个园区开发完毕、工业总产值至少达到5000亿元以上。 由于工业园覆盖面积大,动土范围广,加之遗址覆埋深,因多种原因勘探工作不可能实施全面,仅在约6千亩地现有动土的区域内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调查,除万福垴遗址外还在甘家河和中沙湾发现两处遗址。中沙湾遗址,处于万福垴的东南部约1500米,在新开挖的沟渠内,暴露出该遗址东西长约300米。遗址覆盖地面以下2.2米深,文化层厚60厘米。出土陶片多为泥质灰陶,有少量黑陶、红陶,器物主要是鬲、盂、豆、罐之类,时代为东周。

万福垴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周代遗址,遗址已经出土了重要的铜钟和铜鼎以及早期遗迹和陶器。一次性出土西周编钟达十多件,在湖北还是首次,全国一次性出土如此多的西周楚编钟也是首次。为了获取该遗址更多更翔实的资料,并破解已出土铜钟和铜鼎的文化内涵,寻找与这批铜器相匹配的或城址宫殿或相当规模的聚落址等文化内涵,以及了解西周时期当地古代先民生产生活状态,解决早期楚文化的中心等疑难学术问题。因此我们将对该遗址拟作进一步的工作计划。


宜昌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编钟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