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饮用含糖饮料与增加了的肥胖症遗传风险有关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较多地消耗用糖增甜的饮料(SSBs)与对于高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增加了的肥胖症风险的较大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联。该研究加强了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共同作用来影响肥胖症的风险的观念。

这一研究将在2012年9月21日出现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个提前发表的网络版上。

HSPH营养系助理教授及本研究的资深作者Lu Qi说:“我们的研究从3个前瞻性的队组中第一次给出了可复制的证据以显示遗传和饮食因素——用糖增甜的饮料——会相互影响它们在对体重和肥胖症风险上的作用。对于人体健康而言,这些发现可激发关于基因组变异与环境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的研究。”

在过去的30年中,全世界范围内的SSBs的消耗有了急剧的增加。尽管有广泛的证据支持在SSBs、肥胖症和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但有关诸如饮用含糖饮料等环境因素是否会影响肥胖症的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则很少。

这项研究所根据的是来自三大群组的数据:护士健康研究中的12.17万位妇女、医疗专业人员追踪研究中的5.1529万名男子及妇女基因组健康研究中的2.5万人。所有的参与者都完成了有关他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食物和饮料消耗上的详细情况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NHS的6934名妇女的数据、来自HPFS的4423名男子的数据及来自WGHS的2.174万名妇女的数据;这些人有着欧洲人的血统,而且其基于基因组范围内的相关研究的基因型数据是可以获得的。参与者根据其消耗的含糖饮料的数量而被分成四组:每月不到一份SSB,每月1-4份SSB,每周2-6份SSB及每日1或多份SSB。为了表示总体的遗传易感性,一个遗传易感性评分将根据32个已知与BMI(公斤体重除以用米来表示的身高的平方)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来计算。

结果显示,在那些每日饮用1或多份SSBs的人中,其对BMI和肥胖症风险的遗传效应比那些每月消耗不到1份SSB者大约要大2倍。这些发现提示,经常消耗含糖饮料可能会放大肥胖症的遗传风险。另外,那些有着较大肥胖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人看来在SSBs对BMI的有害的影响上会更易感。HSPH的营养学和流行病学教授及本研究的共同作者Frank Hu说:“SSBs是肥胖症流行背后的驱动力之一。我们的研究的意义是肥胖症的遗传学效应可被较健康的食物及饮料选择所抵消。”


EurekAlert!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肥胖症 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