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初创

《福建连江定海湾沉船考古》

《西沙水下考古》

《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厦门大学、福建博物院等单位联合编撰的《福建连江定海湾沉船考古》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作为“中国水下考古报告系列”之三,这部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大16开本、466页的大部头考古报告,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跨地区、跨部门学术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本书不仅全面综合了福建定海湾历次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与研究成果,还留下了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初创期的诸多珍贵历史记忆。
  
地处闽江口北侧的福建连江定海,扼守由闽江口东北进出福州港的海上门户,素有“闽江北喉”、“会城重镇”之誉,定海湾海域自古就是闽江口连接外海的重要水道。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当地的渔民在定海湾的白礁、青屿、尾仔屿、大埕渣等岛礁附近打捞到唐五代、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瓷器、铜器、铁器等文物,引起了各级文物考古部门的关注。1988年9月、1989年11月,受俞伟超馆长之命,我与当时还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工作的杨林同志偕澳大利亚海洋考古学者保罗·克拉克(Paul Clark)来定海考察“中澳合作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实习选点,定海湾东北的白礁海域随即被确定为培训班实习地。1990、1995、1999~2000年,我们先后在定海湾组织了三次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收获,其中两次都是为了配合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实习工作,定海湾沉船考古可说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初创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在俞伟超先生的直接组织、策划下,我们国家依靠“走出去,请进来”的两条途径着手创立水下考古专业队伍。1987年底,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成立“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现“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我与杨林同志先后被派往荷兰、美国,学习欧美的水下考古,当时也在国家文物局工作的王军同志则被派往日本学习水下考古。但“走出去”人数毕竟是有限的,不足以迅速建立起规模化的专业队伍,将国外优秀专家“请进来”举办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出路,定海湾沉船考古就是我国水下考古初创期“请进来”的一次成功合作,在学科发展史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89年9月,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我国“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即澳方所称的“中澳合作海洋考古学培训项目”,俞伟超馆长担任班主任,阿德莱特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主任彼得·伯恩斯(Peter Burns)博士担任副班主任,担任教学、教练工作的是西澳大利亚博物馆海洋考古部主任吉米·格林(Jeremy Green)带领的团队,包括水下考古学家保罗·克拉克(Paul Clark)、潜水教练卡瑞恩·米勒(Karen Millar)等。吉米·格林是“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George Bass )的学生,1972~1988年间,他的队伍先后调查发掘了西澳大利亚的若干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泰国湾的几处中国明清时期沉船、菲律宾海域的中国宋元沉船和西班牙的“马尼拉帆船”等,他们是当时在亚太海域最活跃的水下考古团队。经过筛选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博物馆栗建安、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林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崔勇、刘大强、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彭全民、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李珍、青岛市文物局邱玉胜、中国历史博物馆刘本安、田丰、李滨、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吴春明等成为第一期培训班的11名学员,他们在青岛完成了严格的潜水训练和水下考古学理论、方法学习之后,于1990年2~5月间来到定海湾进行水下考古实习,这是在我国水域第一次开展的较大规模的水下考古工作,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专业队伍,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起步。1992年以后,开始于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考古的我国独立开展的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都主要依托这支队伍。
  
1999年5~6月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第二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由第一副馆长孔祥星教授担任班主任,我担任副班主任,而教学组成员很多都是第一期培训班的结业学员。中国历史博物馆赵嘉斌、福建省博物馆楼建龙、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朱滨、张勇、厦门市博物馆彭景元、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傅恩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松、阳江市博物馆张万星、新会市博物馆黄志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徐军、宁波市考古研究所傅亦民、奉化市文管会王玮、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王亦平、三亚市文体局文物科黎吉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韦革、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维宇等16人,成为第二期培训班的学员。他们通过理论学习和在定海湾白礁一号遗址的水下调查、勘测与发掘实习,获得了水下考古方法的系统训练,他们中的许多已成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中坚力量。
  
因此,定海湾沉船考古的重大收获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为我国东南沿海古代海洋社会经济史、中外海洋交通史等研究提供了一组重要的实物资料,更在于学科发展史上,定海湾沉船考古训练了我国最早的两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二十年来,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绩,北起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遗址,南到西沙华光礁,还有福建平潭碗礁一号、广东阳江“南海Ⅰ号”、“南澳Ⅰ号”等的发掘等重大水下考古工作,都有从定海湾走出的水下考古人员的身影。定海这个闽东小镇不愧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摇篮。


中国文物信息网 张 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水下考古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