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庞贝”古城骗局:豪华装备考察 水下无城

一面是探秘者的自说自话 一面是考古者说“古城子虚乌有”

尽管被朱清时、刘庆柱这样的专家提了醒,央视《走近科学》在随后制作的“探秘抚仙湖”系列节目中依然显得我行我素。四期节目里,有《仙湖谜团》、《碧海王城》、《迷湖蜃像》三期讲到了“水下古城”。主持人张腾岳的串词和片中解说词多次把水下石堆确定无疑地表述为“水下古城”,进而猜测它为“古滇国国都所在”,讨论“这座古城是不是因为天塌地陷沉入水中”。

时任云南大学教授的李昆声还宣布,2007年,由他带队,组成水下考古小组又一次展开了对“水下建筑群”的调查,在湖底14米到20米的地方发现了长80米,高3.7米的人工建筑,并发现了类似人眼睛、耳朵的石制物品,“这些物品的发现加大了抚仙湖水下建筑群是祭祀用的可能性。”

云南省一位文物工作者说,这些话足够让人笑掉大牙。

从2001年,水下第一次探秘截止至今,当地对“水下古城”的宣传从未终止过。

云南省文物局余剑明副局长向新快报记者证实,他曾看过从抚仙湖打捞上来的石头,都是自然状态下的,没有发现人工痕迹。

“玉溪今年还要搞一次(‘水下探秘’),这个我们都知道。这是扩大旅游宣传的需要,不是考古,水下没有古城。”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志龙研究员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前几年那边曾送来过一块石头,因毫无价值,就撂在了车库,“后来不知道哪儿去了”。

目前尚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抚仙湖“水下古城”也未被列入。

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杨杰告诉新快报,“虽然不是考古项目,但是我们想尽量能收录进来也好啊,所里就让搞探秘的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报点资料来。他们倒是报过来了,我们一看,完全没法用——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水下发现。”

杨杰说,古城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按照建筑分类,希腊、罗马等西方的古代建筑是硬式建筑,用石质等硬性材料制作的;中国古代则是软式建筑,使用有机质材料——木头等做框,泥巴糊墙。

“干栏式建筑易搭建,又通风凉爽、防范野兽。”杨杰说,古滇国的成就在冶金铸造工具,而不在建筑,这是经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了的,没有一点悬念。最近云南省和玉溪市考古工作者联合发掘的抚仙湖旁的学山遗址,首次面世了古滇国历史上的混合型遗址,里面有冶炼作坊,其建筑特色与所谓的“水下古城”也毫无关联。

杨杰认为,如果真有西方那样的金字塔建筑,和历史是不相符的,必须拿出证据,而不能是只听耿卫这样的外行“自我感觉”。

“对抚仙湖的炒作应该停止了。不要不顾事实,继续发展,演变到无法收场。”一位云南省考古专家警告说。

石头都是打鱼用的“不要说下水探一次两次就是十次八次,又能探出个什么来?”

人们总是希望探寻事情真相,但是不是深不见底的湖水,真能挡住人们好奇的目光吗?

25岁的渔民莫彦涛是在抚仙湖里泡大的,经常会到耿卫水下探险的地方游泳——这地方不远,就离东风度假村如意广场岸边100多米;也不深,天最旱的时候,他踩到耿卫所称的“金字塔”顶,还能露出一个头。

7月23日,新快报记者坐莫彦涛的渔船去到那里时,“金字塔”顶距船也只有2米左右,无需穿上潜水衣,乱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摄影记者甚至因为石头太近,没法使用水下相机拍下大场景。

65岁的李国周是跟莫彦涛同村的老渔民。他对新快报记者说:水中这些石头的来历,既不是“古城”上的,也无关“金字塔”。

李国周说,他们撒网打鱼的时候,网上面有漂,下面得吊块大石头——根据网的大小,石头重量从几十斤到一百多斤不等,这样网才能沉得下去。打鱼的时候就把绳子割断,石头就到水底了。

“这么沉的石头,我们不可能从湖里把它捞起来呀!”李国周说,石头都是从岸边或者山坡下找来的,哪儿好找就找哪儿的。至少一百年以来,都这么干的,水里不知道沉下去了多少石头,“所以这湖里就到处是乱石了。”

“即使一些石块上有人工痕迹,那也根本不奇怪,因为都是岸上找来的嘛!”李国周笑着说,最近这些年来的游客多会好奇地打听水下古城的情况。“哪里有什么水下古城?不要说下水探一次两次,就是十次八次,又能探出个什么来?”

尽管国内省内专家都明确说,水下无古城。但在今年6月,玉溪市抚仙湖保护会议上,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仍表示,在第二次水下探秘的5年以后,玉溪市今年将重启抚仙湖水下探秘。“当时的发现并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水下的秘密越揭示越多。”

有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玉溪市对重启抚仙湖水下探秘如此感兴趣的原因。2006年,抚仙湖第二次水下探秘时,当年″五一″黄金周,在轰动效应刺激下,抚仙湖接待游客27.86万人次,占云南省景点总接待量的40.87%。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刘虎 汪再兴/文 黎湛均/摄

当谎话说一万遍,也许说谎的人都觉得自己说得泪光闪烁,特别真诚。

沿广东珠江西指,在云贵高原之上缀着一颗明珠,那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抚仙湖,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158.9米,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

1992年,一个叫耿卫的潜水员从抚仙湖的北岸下水,之后他在水下的经历跟所有的悬疑剧一样。那个午后,这个潜水员发现前方的水越潜越浅,在水下十米处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巨大的石块,他游到石块的上方,一些巨大的石板整齐地排列着,有点像城市的石板路面……

他看了看指南针,以为自己到了岸边,但指南针告诉他,自己离岸足有200-300米。

这就是“发现抚仙湖水下古城”的最早由来。在湖水深处,不见阳光的地方真的有几千年乃至历史更悠久的神秘城市?有人甚至猜测,它是堪比庞贝古城还要壮观的滇国古都,抑或是汉代开始就消逝已久的俞元古城。

如果是真的,这一切无疑让人兴奋!

2001年和2006年,两次央视对抚仙湖进行直播,出动了堪比西方打捞沉船泰坦尼克号的装备和人员,更有国内知名考古学者和专家云集抚仙湖。用当时活动主持人敬一丹的说法是,“这是一个豪华阵容”。

但当地十年的宣传造势和豪华探秘阵容得到的水下宝贝如今被专家认为,“毫无价值,送来了一块石头被撂在了车库,后来不知道哪儿去了。”

此次,新快报记者赴云南抚仙湖调查,调查得出的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它从来都不是经过国家批准实施的正规考古项目,而仅仅只是抚仙湖所在地政府和央视等媒体联合制作的旅游宣传节目。

多位国家级和云南文物官员及专家审慎指出,“水下古城”之说至今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一位云南省考古专家甚至警告说,对抚仙湖的炒作应该停止了,不要不顾事实,继续发展,演变到无法收场。

而另一方面是,经过五年“修整”,当地对云南抚仙湖第三次“水下古城”探秘已经开始准备。

这意味着,在专家证伪后,这场发生在抚仙湖的十年大戏还将继续唱下去。而这幕大戏背后是当地对旅游经济的巨大冲动。而这跨越十年的探秘行为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场“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自说自话。


金羊网-新快报 刘虎 黎湛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