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造假:“上帝之手”毁了什么


 
一夜成名与一夜暴富
 
目前正被国内外媒体热炒的“猎豹事件”,上演的是一出“活剧”,揭示了化石造假事件背后的诱惑。
 
邓涛本与事件无关,身为古哺乳动物专家,他意外地被卷了进来。
 
两年多前,邓涛接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邀请,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即将发表的一篇关于古猎豹研究的重要论文撰写评论。
 
从化石照片上可以看出,头骨50%的部分是用石膏修复成的,复原的部分,其形态缺乏依据。严格意义上说,这个修复好了的头骨与其说是标本,不如说是模型。
 
而论文居然声称:“这是一具几乎完整的标本。”其大量的研究和结论,甚至是依据石膏部分来进行的。
 
论文的作者署名Christiansen和Mazák。Mazák是上海科技馆的一位技术人员,本名黄骥。Mazák是他的笔名,这个名字的原主人,是一位已经去世的世界最权威的猫科动物专家。
 
依据这件“头骨”,丹麦年轻学者Christiansen与黄骥“共同研究”,发表了一个猎豹的新种——柯氏猎豹。
 
看了照片后,邓涛提出了要看标本的要求,被拒绝了。
 
几天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还是发表了这篇有争议的论文。事件本来到此为止,没有看到化石原件的邓涛,也不好再多作评论,此事也便停留在学术界内部。
 
然而不久前,美国《科学》杂志记者以《篡改自然史:中国假化石之病》为题,将此事揭露了出来。
 
在事件的进程中,邓涛了解到一个令他惊讶的信息:该文的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Christiansen本人,并没有看到过化石原件,他的研究是依据照片完成的。
 
当初,黄骥得到这件猎豹化石时,曾将照片寄给多名国际知名的猫科动物专家,要求合作研究。然而大多数学者出于谨慎或其他原因,并未回复。
 
Christiansen是一名丹麦的年轻学者,大概出于对同行的信任,出于对假化石的“无知”,在没看到原件的情形下接手了研究工作。
 
在《科学》杂志旧事重提并引起了学界波澜后,Christiansen的态度,令人感到蹊跷。
 
按学术界惯例,对于论文的质疑,应该由通讯作者出面解答。而目前在众多的质疑声中,Christiansen一反惯例——他沉默了。
 
熟悉古生物学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始终在等待,等待令人震惊的发现的领域,等待达尔文理论一次次被印证。一块珍贵化石的露面,可以让学者一夜成名。
 
大概除了信任与“无知”外,Christiansen没有经受起这种诱惑,不谨慎了一把?
 
在后来的质疑声中,黄骥对化石的来历作出解释,是从一名化石贩子手中买来的。
 
于是,一个个古生物研究的天堂,也为化石贩子提供了一夜致富的机会,为人工拼接的化石提供了“出口”。
 
在进一步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更大的出口,正以更大的吞吐能力,消化着做工更为低劣的化石“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