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洞古人类遗址

鸽子洞遗址位于大凌河西岸悬崖上

鸽子洞人属母系氏族社会

为了生存繁衍,自古以来人类就伴河而居,鸽子洞人也是如此。鸽子洞位于大凌河上游西岸的悬崖峭壁上,洞口面对大凌河,高出河床35米。对岸为开阔的扇形台地,周围是缓坡低山和小型河谷盆地,附近裸露的基岩主要为古代奥陶纪石灰岩。由于地下水的长期溶蚀作用,形成了大洞套小洞的天然溶洞。考古工作者在洞中发掘出大量石器和哺乳类动物化石,其中烧骨中以羚羊化石最多,所以有人把鸽子洞人也称为“猎羊人”。

时光倒流,让我们根据考古发掘成果,重新想象一下十几万年前大凌河畔原始人的生活。

旭日初生、普照大地,远处低矮的山坡上覆盖着大面积的森林和葱绿的草原,成群的披毛犀、鬣狗、沙狐、羚羊等动物出没在这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对于原始人来说,这里既可以栖身,又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具有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

当时的社会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国家、法律、道德、婚姻、家庭还不知为何物,他们所知道的是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抵御野兽的侵袭,获得生存。社会分工极为简单,男子主要从事渔猎生产,而女性主要从事采集、抚养孩子。氏族成员一起共同劳动,但是这种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浪漫,而是非常艰苦的,疾病的折磨、野兽的危害,时刻都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只有经过简单加工的石器和木棒,只能猎取一些小动物和生性温顺的羚羊,食物来源无法保障。

鸽子洞人已经学会用火

鸽子洞洞穴由奥陶纪石灰岩和侏罗纪紫红色砂页岩组成,洞内有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溶洞。考古工作者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洞,其中下洞又分为A洞和B洞,A洞是鸽子洞人居住的遗址。鸽子洞呈岩厦结构,洞口向东,宽1.8米,洞内纵长15米,最高处18米,最里面有20平方米的“内室”,洞内宽敞明亮,蔽风遮雨。

洞内文化层堆积很厚,最厚之处可达5米多,洞内发现的古人类用火遗迹——灰烬层也相当厚,最厚处达1米多,这说明我们的远古祖先——鸽子洞人早已学会用火、保留火种,而且可能掌握了取火技术。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曾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火的使用是否源于燧人氏根本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火的使用给原始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更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办法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火的使用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火作为生产力,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根据鸽子洞内出土的耐寒的岩羊、披毛犀等动物化石判断,当时辽西地区的气候是比较寒冷的。鸽子洞内熊熊燃烧的篝火,则可以保证鸽子洞人顺利度过寒冬,并使那些凶猛的野兽望而却步,使他们得以生存下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