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公开向国内外征集标本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标本公开征集新闻通气会”将于9月26日举行,上海科技馆向热心公益事业、关心上海自然博物馆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发出邀请,真诚期待各方能够为即将于2012年年底建成开放的新自博馆,踊跃捐赠包括矿物、古生物、现生生物、人文历史等类别的标本。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将力争“跻身世界一流”,成为一座融展示与教育、收藏与研究、文化与休闲、科学与艺术于一体并体现国际大都市地位的现代化、综合性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脉、深刻时代内涵和重要行业地位的博物馆。1956年正式成立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260号,其前身是创建于1868年的震旦博物院(由法国天主教神父韩伯禄创立,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和建于1874年的亚洲文会(隶属于大英博物馆皇家学会,解放后改名为上海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馆接管了震旦博物馆与亚洲文会的大量珍奇动植物标本,这批标本不仅在数量上有“远东第一”之称,更因其拥有百年以上的收藏历史而显得弥足珍贵。2006年上海自然博物馆迁建工作正式启动。2007年4月10日,上海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项目建议书,项目正式立项。2009年6月26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动土开工。

  上海自然博物馆现有标本收藏量近30万件,居全国第二。根据新馆功能定位――“教育”为核心、“展示、收藏与研究”为三大支撑,以及新馆发展战略目标之一――成为国内收藏大馆,上海科技馆方将在全球范围征集精品自然物,从而建立完整的华东地区自然资源标本资料库。馆方表示本次标本公开征集工作,将严格按照“保护为主、科学管理、有效传播”的基本原则,本着“保护自然、展现变化历程”的目的开展。征集的区域范围将以中国境内为重点,辐射全球。征集的对象主要包括:古物、古生物、现生生物、人文历史以及代表自然演化、生态变化、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图片、音像资料等。征集方式包括捐赠、收购、合作办展、长期借展等形式。上海科技馆热诚欢迎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并提供相关线索。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山海关路、成都北路、北京西路及石门二路围合的静安雕塑公园地块内,项目基地面积12,0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257平方米。项目的土建工程已于2009年6月动工,目前处于基坑施工阶段。计划于2012年底完成所有的土建、展项和配套工程。

  自博馆新馆的重头戏――展示内容设计开展顺利,目前内容规划方案已定稿。在先后召开国内自然博物馆馆长咨询会、国际自然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内容方案专家论证会之后,上海科技馆综合各方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展示内容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就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国际方案征集。面向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设计公司,上海科技馆已举办了展示工程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发布会。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展示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以“演化”为主线,分为“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题单元,下设9大主题展区、30个主题区和96个展项群,阐述了自然界中纵横交错、相辅相成的种种关系。其总体规划原则为:馆内与馆外的联动(展示体系的拓展)、从单一性到多元化(展示形式的丰富)、展示与教育活动并重(传播载体的延伸)、国际与本土的兼顾(展示特色的叠加)。通过静态与动态、经典与现代、陈列与体验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将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打造成一个让人们心灵震撼、静心思考、有所感悟的科学殿堂。同时,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展示、教育、收藏、研究等所有资源,围绕“教育”这一中心任务,形成独特的教育特色,使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成为中国自然科学科普教育领域的领头羊,着力打造成独特的区域文化休闲品牌。


东方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