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恐龙”发现大事记

    莱阳“恐龙”发现大事记

  1923年,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在莱阳的将军顶一带发现比较完整的谭氏龙化石。

  1950年春天,周明镇博士和山东大学地矿系学生,在将军顶与金岗口附近发掘到恐龙骨骼与蛋化石。

  1951年,杨钟健教授等和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发掘出第一具完整棘鼻恐龙化石骨架(被命名为“青岛龙”)。

  195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莱阳金刚口村西沟又发现一条完整的“青岛龙”骨架。

  2000年,莱阳市政府设立了“莱阳市金岗口恐龙化石遗址保护区”。

  2006年,莱阳市金岗口恐龙遗迹(县级)地质公园成立。

  2010年1月,金岗口恐龙遗迹获批省级地质公园,并着手筹备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2010年4月25日和5月6日,中科院古脊椎所-莱阳市联合科考队分别在吕格庄镇金岗口青岛龙地点(1号地点)和金岗口村东(2号地点)分别进行试发掘和抢救性发掘。

    2010年4月24日,2号地点被村民发现。

  莱阳龙为啥叫“青岛龙”

1951年,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及地质学者与山东大学地质系合作,在莱阳发掘出新中国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龙化石骨架,他将其命名为“青岛龙”(“青岛龙”头上有棘鼻,所以又称为“青岛棘鼻龙”)。

  杨钟健的弟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枝明教授解释说,当时杨教授发掘的大本营在青岛,一些研究工作也在青岛完成,化石展览同样放在了青岛,而且当时山东大学所在地也在青岛,诸多因素使杨钟健教授将“莱阳龙”命名为“青岛龙”。


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首席记者 潘翔)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