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总动员

    科普——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真正动力源自内生的求知欲

    保护古生物化石的目的和途径都是普及科学知识。

    4月15日晚,就在中国古生物化石澳门论坛正式开幕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恐龙的科学对话,吸引了澳门的百名大学生,也吸引了境内外古生物发烧友。十几位古生物专家学者、商业精英与澳门的大学生代表和百名古生物爱好者互动,共同论道“恐龙的力量”。

    澳门论坛充满了科学普及的渴望。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分论坛和研究分论坛齐头并进,而“科普进校园”活动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两天的时间,4位大陆古生物专家走进澳门圣若瑟教区中学和岭南中学,与澳门中学生直接对话。他们用生动的图片和故事告诉孩子们,恐龙是人类两亿年前的朋友,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生物用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这个地球上,今天的我们,要爱惜这些生物存留下来的化石信息。

    如何更好地将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科普工作提高一个档次,这个论题本身,也成为澳门论坛的重要组成。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古生物博物馆正在为各方人士看好。他说,古生物博物馆建设发展速度超过其他类型博物馆:国土资源系统的地质古生物类博物馆新建和扩建速度明显;企业、个人建立的古生物博物馆数量大增;一些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建设也在建设博物馆;此外,还有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建设的专题博物馆;部分省市博物馆成立自然部或古生物部;高校建立的地质古生物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介绍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宣传资源、国情、国策和进行地学知识普及等方面具备的优势和作出的努力。他说,在我国近代史上,地质矿产、地质科学、地质博物馆始终拥有特殊涵义和突出位置。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共有馆藏标本20多万件,几乎涵盖了地学的各主要领域。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开展藏品研究的同时,还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宝玉石学和博物馆学研究,近年来在早期古脊椎动物学、昆虫学以及辽西热河生物群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中国地质博物馆已与美、日、俄、英、德、奥、比等国家地学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境外展览,并开展合作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也被赋予一些新的更大的责任,“我们将更加主动作为,做好支撑和服务”,他说。

    在没有化石资源的地方把恐龙馆文化做得有声有色,常州中华恐龙园的运作经验值得规划中的澳门恐龙馆借鉴。

    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常州市,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该怎么打造旅游文化?常州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的支持下,开始了市场化运作科普文化的探索。常州中华恐龙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晓音介绍说,中华恐龙园现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旅游知名度辐射全国。

    常州中华恐龙园的成功在于它的文化创意思路不断拓展。常州中华恐龙园从不满足一种模式的运作,而在不断地创新思路。恐龙园二期工程——“鲁布拉”建成,这里是一个人与恐龙和谐共存的“摩登原始社会”,各类游乐设施、演艺设施、环艺设施、商业设施,包括游客等候空间等都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恐龙园三期——库克苏克大峡谷塑造了一个恐龙与人类和谐相处、共同抵御异族入侵的文化特色鲜明的区域。

    一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文化盛宴,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共同发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赵凡 中国国土资源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