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羽毛为何色彩斑斓?

3 印证 “鸟源于龙”新证据

世界上第一只被发现长有似羽毛皮肤衍生物的恐龙是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化石。此后,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一批带羽毛的兽脚类恐龙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提供了佐证。而此次兽脚类恐龙与古鸟类羽毛黑色素体的发现,则令研究人员相信这将为此学说提供新的证据。

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最早是由赫胥黎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到上世纪70年代,这种假说才由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恐龙学家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Ostrom)教授重新提出,并逐步成为当今的主流学派。

张福成指出,对生活在1.3亿—1.2亿年前的热河生物群的各类古生物的研究是当前国际古生物界的热点之一,其中对恐龙和古鸟类关系的研究更是争论颇多。这主要涉及到鸟类的起源、鸟类与恐龙的系统关系、羽毛的起源及飞行的起源等问题。

其中有关带毛恐龙的“毛”状结构究竟是皮肤外的皮肤衍生物还是皮肤内的纤维组织的争论尤为关键。“中国的带毛恐龙是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学说复兴的最重要证据之一。但是伴随着带毛恐龙的发现,对这些‘毛’的性质也质疑不断,有些人认为其中的一些细丝状的结构并不属于恐龙皮肤外的结构,而是皮肤内的纤维。”张福成表示,如果该结论成立,将在根本上否定鸟类的羽毛与恐龙的丝状“毛”状物的同源关系,也将动摇鸟类起源的兽脚类恐龙学说的一个重要基石。

然而,在此次最新的研究中,张福成等研究人员首次用科学验证了一些恐龙(如中华龙鸟、中国鸟龙等)的纤维状“毛”状结构与鸟类羽毛的同源性,即同属皮肤衍生物,而不是皮肤内的纤维,“因为在这些带毛的恐龙的‘毛’中找到了与鸟类羽毛类似的黒色素体,而黒色素体并不存在于皮肤内部的纤维结构内。”

那么,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争论将因此次新发现而终止吗?周忠和指出,“更准确的说法是,此次发现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此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目前,因着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畅想,原始羽毛分布状况如何?如果在翼龙化石里也能发现羽毛黑色素体,那羽毛的起源到底在哪?


新京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