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玉架山发现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

    浙江考古又有新发现——余杭玉架山惊现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考古队在该遗址发现一方形环壕,内有大型堆筑土台、砂土层、墓葬、居住址和灰坑等遗迹,以及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的“水稻田”遗迹。该遗址的发现,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首次完整发现。

    玉架山遗址位于余杭区临平街道小林村五组的北侧,西距良渚遗址群20余公里,面积达25000平方米。据考古队发掘解剖并结合钻探显示,环壕的年代下限为良渚文化晚期,其成因应该与良渚文化中期营建土台相关。

    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水稻田”遗迹叠压在环壕之上,主要为分布在环壕外围的黑土与灰黑土堆积,钻探表明,面积至少在1万平方米以上,目前还没有找到边缘。而土台的大小则略小于环壕,最厚处的现存堆积深度约为1.35米。砂土层遗迹共2处,表面较为平整。专家们称,在以往的考古中尚未遇到过这样的营建和堆积方式。

    考古队目前已清理墓葬139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遗物1300件(组),以及漆木器、野猪獠牙和鲨鱼牙齿等。在16号墓中,还出土了玉琮和有刻划符号的玉璧。该玉璧直径24.7厘米,上面刻划着两个符号,一个位于玉璧正面,另一个位于侧边缘。这是首次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有刻划符号的玉璧,也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直径最大的良渚文化玉璧。

    专家们认为,这次考古发现,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环壕聚落考古发掘的重大突破。对遗址周边地区多项考古发掘表明,临平山的西、北部地带在良渚文化时期存在过一个较大规模的高等级聚落。


浙江日报 刘慧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聚落 遗址 良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