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最大水下古代采石场

  历史

  数万工人同时开采

  如此巨大的水下世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尝试着从西樵山的历史中寻找只言片语的答案。

  西樵山文史专家关祥告诉记者,根据当地史料记载,西樵山一带的采石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西樵山本是一个浅海中的孤岛,后来水慢慢退去,这里遂形成了南海最早的堤围和桑基鱼塘群。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这里的商品经济日趋发达,从而需要大量的石头作为建材,古人们就地取材,寻到了西樵山。”

  记者了解到,构成石燕岩的石材叫粗面岩,民间又俗称它为“鸭屎石”。西樵山最早是座火山,而这种石材便是火山灰融合海底的海沙所构成。它的特点是石头内部有气孔,和花岗岩相比,并不十分坚固,但因为具有缝隙和纹理,比较容易进行开采,所以石燕岩一带逐渐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采石场。

  关祥推测,最鼎盛时在西樵山上采集粗面岩的工人应该有数万人之多。他们通常是从山体的表面开始开挖,逐渐向深处推进,渐渐形成一个个洞穴。“由于工程越来越大,大概在明朝弘治年间,广东御使屠应坤奏请皇帝封山,并得到应允。”

  关祥告诉记者,虽然石燕岩当时被“钦封”,当地采石工程却并未因此停下来。“官府派兵来把守,西樵山的采石工作就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不能从上往下采,就从山腰处打通道;不能在白天采,就在晚上偷偷采……石燕岩里被遗弃的铜制灯架,就是工人们曾经夜间施工的证明。”这里的采石屡禁不绝,动因就是市场庞大,利润极高。张松告诉记者,当时在佛山等地,大户人家里非常流行用石板做宅门,认为这是财富和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佛山等地的祠堂、寺庙也大量采用鸭屎石做建材。“西樵山的采石场从宋代开始就向佛山、顺德等地源源不断地提供石材。这个遗址的发现有可能会证明,佛山不仅仅是陶瓷之都,它还有可能是一个建材之都。”

  关祥表示,石燕岩的采石场最终“人去洞空”并非因为官府所禁,而是因为市场萎缩。“大约在乾隆年间,从粤西一带运来的花岗岩越来越多,鸭屎石逐渐失去了市场,石燕岩采石场才最终被遗弃。”

  未解之谜

  洞中之水来自何处?

  偌大的一个采石场,是如何突然被洪水淹没的?关祥告诉记者,西樵山自古就有“固体水库”之称,整个山体涵养的水源极其丰富:“应该是在采石场被遗弃之后,有地下水慢慢渗出,淹没石燕岩采石场的水量,至多两三百年就可以形成。”

  张松表示,他认为地下水的涌出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在洞里发现人类的尸体,也没有发现生产工具。说明人们对这个洞里开始进水是早有准备的。”

  那这地下水究竟是从什么位置喷涌而出的?董国亮告诉记者,他到石燕岩的水下实地考察了十余次,发现这里的水量几乎是没有变化的,无论是春夏秋冬,水位的误差都保持在10厘米之内。而且,在水洞的深处几乎感觉不出水的流动。所以他估计地下水的出口应该是在洞口水平面的某个位置。

  而张松更倾向于水的出口是在水平面下:“之所以感觉不到水的流动,很有可能是出口的水压与外界的水压达到了某种平衡,只有当水量部分被蒸发的时候,地下水才会流进来进行补充。因为水量很小,所以潜水员在水底无法感觉到水流。”

  而所有的推测,都只有在绘制出地形图之后才可以进一步进行判断。作为进洞次数最多的人,董国亮告诉记者,事实上,他也无法说出这个水下的世界究竟有多大——因为他们还没有“触底”。石燕岩内洞中的水十分深,远远超过了外洞。他现在最深曾经到达过水下四十米,但这或许并不是最深的地方,还有通道可以到达更深的区域。

  董国亮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到达的地方,面积大概有五六个足球场的面积,差不多几十万平方米。而依靠他们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装备,继续向更深处探索并无问题,但是出于绘图的需要,他们只能一步步推进。随着地形图的不断完善,水源位置的问题,也会水落石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