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药惹质疑

  认知增强剂的历史

  利用药物来提高健康个体认知能力的研究,最早可追朔到80年前,但当时并未得到明确结果。1929年,化学家戈登·亚勒斯(Gordon Alles)开始把安非他明用于医疗。这是一种类似中草药麻黄碱的合成药物[亚勒斯还发明了另一种安非他明药物——爱它死(ecstasy)]。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多国家都让士兵服用各种安非他明药物,以激发士兵的勇气,让他们保持清醒与警惕。德国和日本给士兵服用的是苯哌啶醋酸甲酯,英国和美国士兵则服用了苯丙胺(benzedrine,与安非他明类似)。

  科学家很想知道,这些药物是否真能产生预想中的效果。20世纪40年代,英国和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次心理评估,结果发现药物服用者在阅读速度、乘法计算等测试中自我感觉良好,但他们的得分并不比那些摄取咖啡因的受试者高。事实上,他们在复杂测试项目中的表现甚至有所退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史家、《极速快感》(On Speed)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拉斯马森(Nicolas Rasmussen)解释说:“这是因为安非他明能改善情绪,让我们觉得自己表现得特别好,哪怕事实并非如此。在完成简单而枯燥的任务时,这类药物能提升受试者的勤奋度,让他们获得更高的分数,但这些任务与参加司法考试或在战斗中驾驶飞机完全是两回事。”

  1956年,苯哌啶醋酸甲酯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它的化学结构与安非他明十分类似,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兴奋剂(制药厂商将它称为“刺激精神运动的快乐介质”),但当使用剂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它产生的生化效应以及对心理的影响与其他兴奋剂近似。安非他明的“辉煌时期”是在40多年前:在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 (FDA)限制安非他明用量,将它列为处方药物之前,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末吞掉了100亿片这种药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神经科学家迈克尔·S·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上文中提到的《自然》杂志上那篇评论的另一位作者)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他还在上大学时,父亲曾给他寄过苯丙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治疗ADHD时,越来越多的医生应用苯哌啶醋酸甲酯,这促使科学家利用新型大脑成像技术和设计巧妙的神经心理学测试来检验这种药物对健康人的影响,以便为ADHD患者和其他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数据。199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芭芭拉·萨哈金(Barbara Sahakian)、特雷弗·罗宾斯(Trevor Robbins)及其同事,在《心理药物学》(Psychopharmacolog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在对一组健康青年男子进行的研究中发现,服用苯哌啶醋酸甲酯后 (试验前后,未摄取其他药物),受试者在几个认知测试中表现出色(特别是空间工作记忆和策划能力测试),但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比如注意力和语言流畅度,并未有所改善。随着测试继续进行,受试者在作出反应时似乎会犯更多的错误,这也许是因为药物让他们更为冲动。

  在健康老年男子组中,萨哈金和罗宾斯发现,苯哌啶醋酸甲酯对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极为有限。2005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对20名睡眠不足的医学院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也发现该药物没有产生任何提升认知能力的效果。苯哌啶醋酸甲酯无法与No Doz等含咖啡因药物摆在一起售卖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可能引起心律不齐,也可能被某些人当作毒品滥用。虽然常规剂量很难让人上瘾,但在20世纪70年代,苯哌啶醋酸甲酯的使用者在吸食或静脉注射这种被他们称为“西海岸”的药物后,一般都会对该药物成瘾。


环球科学

撰文 加里·斯蒂克斯(Gary Stix)

翻译 赵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