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前的安徽人已会纺织

  我省考古工作者近日结束对宿州芦城孜遗址的龙山时期古墓清理发掘工作,此次出土30多件陶制器皿和一个用于纺织的陶制纺轮。由于没有出土带有文字的文物,该墓主人身份暂时无法确定。陶纺轮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当时人类已用纺轮纺线织衣,开始用纺织的衣物“打扮”自己。

  据有关专家介绍,此次出土的陶纺轮为古代陶制纺线用具,该物品呈圆饼形状,中有孔,插入木柄或骨柄可以捻线。陶纺轮等工具的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为我省研究龙山时期遗址早期纺织生产提供了科学推断依据。

  据负责此次考古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贾庆元介绍,小小纺轮在史前遗址出土件中算不上什么重器,但当时纺轮的出现从根本上将古代先民从着兽皮、披树叶的窘境中解放出来。这一发现对中国彩陶、中国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次发掘中没有发现墓主的骨骸。据有关专家介绍,该地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由于受上千年的地下水侵蚀,因此墓主的骨骸可能已经不存在了。而出土的30多件陶制器皿上,由于没有文字,也无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据负责此次考古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贾庆元介绍,小小纺轮在史前遗址出土件中算不上什么重器,但当时纺轮的出现根本上将古代先民从着兽皮、披树叶的窘境中解放出来。此次陶纺轮的出土证明,四千年前的先民就已经懂得用纺织的衣物来“打扮”自己,同时也印证了史书中关于古人类生存方式的记载,这一发现对中国彩陶、中国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向贤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