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为何少去博物馆

    为文明做窗口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是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都有巨大作用。在许多发达国家,市民参观博物馆的平均次数达到每人每年3次-5次,而目前我国还只是平均5人-6人每年有一次走进博物馆,社会公众普遍对"第二课堂"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目前有2300座博物馆,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必须加快推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一直从事展览工作的山西唐是文化艺术设计公司白凤岗董事长说,最近几年,我们为一些企业设计了许多专题性展览,像山西民俗馆的千秋孔子展览、太重发展历史及产品展览、运城李家大院发展史展览、汾酒成就展览等,这些展览通过大量史料及现代声光电技术,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参观,从而认识和了解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历史。

    近年来,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博物馆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其"文化窗口"形象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人已不满足游山玩水,而更多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新去处。"张少鲲说。

    博物旅游互动

    山西是文物大省,共有141座博物馆,89座文博院,其中有纪念馆23座,行业馆23座,民营馆29座,还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像洪洞的根祖文化,晋中的大院文化,五台山、大同的佛教文化等等。但我们的博物馆是叫好不叫座。而美国的博物馆一年的公益活动达到2万次,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去参观。

    根据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我国博物馆采取免费开放办法,开展特色活动,举办一些与群众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专题类展览等,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纪念馆的吸引力。并且在加强服务观念等方面下功夫,让各种人都能在博物馆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中国的博物馆必须蹲下自己的高姿态,把人们"请"进来,热心宣传我们的历史文物。

    省民俗博物馆展览部主任祝振东说:"每一个首次到北京的人,肯定要到故宫去看看,因为它的知名度太大了。所以说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化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形成博物馆与旅游互动,从而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

    直视社会根源

    美国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把藏品当作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这句话很好地反映出社会教育功能对博物馆的重要性。现在国内的博物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这一项功能,其根本原因有五点:第一,中国博物馆起步晚;第二,博物馆没有生存危机;第三,没有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目前的教育形式还仅局限于开讲座、卖展品、演讲等;第四,人们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与整个社会素质有着必然联系,人们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五,"最应当多进博物馆的青少年,整天忙碌着应付考试,没有更多时间光顾博物馆。"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高晓明说。

    国外的中小学生在每天下午4点之后就都是自己的时间,可以任意支配。而在国内,中小学生每天上完课后还要做老师、家长布置的作业,到了周末,各式各样的补习班、辅导课占了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好不容易有了点玩的时间,网络又成了孩子们的首选。而就算孩子想去博物馆,家长也因为上班忙等原因不愿意带着去。

    "我们小时上学的时候,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落下。现在的应试教育是压迫式的填鸭方法,没有像我们当初那样老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后就让孩子们痛快地去玩。"高晓明说。


山西日报 记者 王玉宾 实习生 邓述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