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助力江西考古

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的江西,书写了辉煌篇章。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正确指导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托丰厚的遗产资源,肩负时代的历史使命,用艰辛的探索,深入的研究,科学的保护,用勤劳与智慧不断开创江西考古工作的新局面,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不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一桩桩闪烁着耀眼光辉的文明成果,一幅幅展现先民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一个个敲开历史门扉的回响,佐证着江西考古一步一个脚印的崛起,奠定江西文物大省的地位。江西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收获了四项中国考古界最高荣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李渡元代烧酒作坊、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靖安李洲坳东周大墓、高安华林宋元造纸作坊遗址,获奖密度之高国内少见。令世人惊叹的还有,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德安宋代壁画墓……

在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美好日子里,回望江西考古领域发生的变化,改革创新是其最鲜明的特点,快速发展是其最显著的成就,与时俱进是其最突出的标志。不经意间,在江西这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探测、地磁探测法、三维扫描、声纳探测、碳十四断代等高科技,江西考古一样不少,而多学科合作一线考古、边发掘边抢救性保护等考古新理念正在充分应用中。

碳十四断代法测定

万年仙人洞遗址陶器世界最早

日前,美国《Science》杂志发表《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的文章,证实万年仙人洞陶器出现的时间为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已发现陶器的最早年代。

“该研究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年县文物部门,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合作进行的。”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说,研究成果为探讨现代人行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现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仙人洞遗址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进行了5次发掘,其中出土的早期陶器最受学术界关注。由于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陶器的发明与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定居生活等有关,所以认为陶器最早出现的时间为距今一万年左右。同时由于早期陶器保存下来的陶片比较碎小而且珍贵,无法提取里面残留的有机物进行直接的年代测定。

科技的进步,让古代文物的年代断定更准确了。目前测定年代最先进的方法是碳十四断代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与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在重新清理出来的考古地层剖面上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测年样品和地层微结构样品,确定碳十四测年样品与陶片的地层等时关系,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搅扰,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由此证实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陶器的最早年代。

多学科合作保护关口前移

靖安大墓考古成为全国典范之作

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的发掘,是当年国家文物局的一号文物保护关注项目,入选国家“指南针计划”课题,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大奖。该考古项目是近年来我国考古学和文物保护成功合作的典范之作,考古成果至今仍然是文物保护领域的研究对象。

制定科学可行的预案是发掘成功的基础。从最早的盗墓现场发现纺织品残片后,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就敏锐地感觉到该墓葬的重要性。当发掘出棺木并出土零星的纺织品文物后,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委派了专家组现场调研,指导发掘。一整套的发掘、清理、保护、研究的预案开始形成。墓地盖起了钢制大棚,室内建起恒温恒湿文物仓库,确保后续的文物清理环境与墓葬内的温湿度相一致,保存环境与日后的展览环境相适应。

多学科专家的参与是取得重大成果的前提。国内科研机构、知名大学的多学科一流学者陆续加入到发掘和保护的行列,极大地整合了科研资源,最大程度地提取了文物信息,获得了众多领域考古的惊世突破。如纺织品专家近乎完美地提取了大量中国最早、数量最多的有机质文物;竹木漆器专家科学保护,使得多个“天下第一”成为现实;人类学专家提取的人类遗骸,为南方地区人类族群的演变历史建立起标尺;科技工作者从蓝色“结晶体”、“脑髓体”的探索,找寻墓地随葬者的死亡之谜。地质勘探专家对墓葬周边进行勘探。

东周墓葬出土的纺织机械和纺织品文物被纳入到“指南针计划”,为成果转换创造了平台。整个项目有计划,有落实;既有严谨的科学研究,又有活泼的动漫展示,成为一份普通观众可以直接参与、伸手触摸的公众考古学范例。

全国率先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遗址内每一器物均有准确空间数据

筑卫城遗址,是赣鄱流域最早的龙山时代城址,是迄今为止中国南方地区城址地面状况保存最完整的城址,拥有新石器时代、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六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也是江西地区先秦遗址中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堆积丰富的典型遗址。它对于确立赣鄱流域先秦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因此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

我省把筑卫城大遗址考古放在新的文化遗产概念和视野下,其间的考古发掘贯穿四大理念:埋藏学理念、聚落考古理念、科技考古理念、文物保护理念。而科技考古理念在其发掘伊始就得到充分显现,具体表现在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在课题设计和考古调查、发掘过程中就开始介入,以使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并具有可操作性。目前,我省已对筑卫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景观考古,以筑卫城为中心的清江盆地的区域考古调查。据悉,地理信息系统在全国仍仅限于少数考古项目使用。下一步还将进行环境考古、植物考古、系列年代序列的建立等。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通过GIS,人们可以将考古遗址的位置和范围通过空间数据(如一系列点的坐标)设定,考古遗址内的遗迹、现象乃至每一件器物,都可以用准确的空间数据来表明位置。这有助于考古人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遗址中各种遗迹和器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模拟和重建当时的某些历史及其演变过程,从而方便地进行多重空间分析。

目前,筑卫城大遗址考古发掘在城内东北部一人工修筑的台地上揭示出由多座面积不等的圆形和方形房址以及联通房址的道路体系构成相对完整的西周时期的聚落,城墙的解剖正在进行中,其时代和建造方式的破解有待进一步的发掘。

三种先进物探法结合

中国“百慕大”古代沉船之谜即将破解

在南海一号诸多文物陆续出水的时候,鄱阳湖水下考古亦受到各界关注。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水下有古城址、古战场、古代沉船、古代跨湖大桥、古墓葬等文化遗产。

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连接赣江出口的狭长水域,自古以来沉船事故常常发生,而且无从打捞,被誉为中国的“百慕大”。为揭开这片神秘水域下隐藏的珍贵水下文化遗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2011年7月以来,开展了该水域水下文物专项调查工作。

水下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海洋学、水声学和机器人学等诸多学科,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领域。科技在这一领域的作用尤为重要,目前国际上用于水下文物探测的技术主要有水下物探技术与潜水工程技术。水下物探技术主要有三种方法:磁法探测;通过测定地磁场的变化,探测水下磁性物体(沉船、水雷、炸弹等)。旁侧声纳扫测;反射声波被接受后形成水底地貌图像,以发现河床之上的目标物(沉船、礁石、沙波、凹坑等)。浅地层剖面声纳探测;反射声脉冲信号被接受后形成地层剖面图像,显示地质的构造、各地层的厚度及掩埋物的掩埋深度、大小等,以探测淤埋在河床里的目标物(沉船、礁石、管线等)。

此次水下文物专项调查就是将上述三种物探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水下探测。去年7月,考古人员以老爷庙中轴线为中心,在其上下5公里的水域采用磁法探测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普查;同年10月又进行了一次详查,发现了16个磁异常点,其中6个磁场信号较强。今年考古工作者利用鄱阳湖的丰水期,从6个磁场信号较强的异常点中选择2个特别强的,对其水域采用声纳探测技术进行验证。通过此次考古,已发现三处沉船遗迹现象,为下一步摸探打捞提供了准确位置。

首次使用电子全站仪

江南首个汉王陵园遗址布九千测控点

在南昌新建县的鄱阳湖畔,至今保留着一座完整的汉代“紫金城”城址和众多的汉代古墓群。根据班固《汉书》、雷涣宗《豫章记》等文献记载,新建县曾经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当过27天汉朝皇帝的昌邑王刘贺被废黜为海昏侯的封地。

2011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汉海昏侯国、陵墓的主动性考古发掘。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据国家文物局新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本着增强课题意识、科技保护意识,提高考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新要求,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过程中,大量使用新理念、新方法,增加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中的科技含量。

我省文物部门制定了《考古发掘工作方案》、《考古工地安全保卫工作预案》、《2011—2013年考古工作计划》。按照该墓葬考古工作的技术路线图,考古人员在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前,对墓葬及其周围方圆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对陵园进行了全面钻探。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首次使用了全站仪测量记录了各类遗迹现象的坐标,并绘制矢量化的遗迹单位图、墓葬陵园平面图和DEM数字地面模型。还利用电子全站仪对墓葬陵园全面进行布网测控,测控网以正南北方向布置测线,线距5米,点距2米,测控点达9000多个,为今后的连续发掘工作,大遗址保护和建立考古遗址公园奠定科学数据。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价道:“在墓葬发掘之前,首先对陵园的布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技术路线清晰,这应成为今后高等级墓葬发掘的一个标准”。进行墓葬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接下来,还将开展三维扫描工作、遥感航拍工作。


大江网-江西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