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和基因损坏?

一项试管研究指出,已知的有保护DNA作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是一把“双刃剑”,它也能够导致破坏DNA的化合物的生成。人们知道维生素C在体内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包括充当一种抗氧化剂来中和被称为自由基的高反应活性分子。自由基除了直接损坏DNA外,也能间接地发挥作用。它们首先把亚油酸(一种向日葵、葡萄和红花等烹饪油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人类血浆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转变为另一种名为脂质氢过氧化物(lipid hydroperoxide)的化合物。当某些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出现时,脂质氢过氧化物进一步降解,成为损坏DNA的作用物“基因毒素(genotoxins)”。这些毒素与DNA发生反应,造成在人类肿瘤中能找到的DNA突变。在试管实验中,Seon Hwa Lee和同事们发现,即使在没有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维生素C也能引起基因毒素从脂质氢过氧化物的中降解产生出来。如果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完整的细胞中,这可能意味着维生素C既能损坏DNA,也能保护DNA。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基因 维生素C